
近日,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部“薪火青年”志愿服务队一行11人,深入孝昌县磨山村开展“三下乡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,推动乡村振兴。
7月15日,服务队首站探访了磨山村乡村振兴的杰出代表杨柳叶。自返乡以来,她聚焦农旅融合,利用磨山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,在村内开办农家乐、民宿、电商大楼等项目,创办“磨山印记”品牌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项目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的关注,带动本村经济发展,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。
7月16日至18日,一行人深入群众,先后到磨山村田间地头对农户开展走访调研、为村民提供免费纪念照拍摄服务,免费为敦厚村果农进行直播带货。最后,一行人在磨山村妇女微站与当地留守妇女共同举行广场舞联谊。在与群众面对面互动中,队员们一起回顾了磨山村从一个重点贫困村华丽转身为“湖北旅游名村”的发展历程,当地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史及脱贫振兴之路让同学们为之动容。
7月19日,服务队拜访了市级非遗传承人樊月东,深入了解磨山石作艺术的魅力与传承困境。“为了补贴家用,我自小就开始磨山石作的创作,慢慢的也就爱上了这一行,村里的很多景点都由我参与设计、施工,作品也曾得到高校教授的认可。但是石匠这门手艺工作环境差、回报率低,没多少年轻人愿意跟着我学。我自己也是创作时拿起工具就放不开手,可是一旦创作完了后又不想再碰工具了。”樊月东向队员们笑着说。
面对磨山石作回报率低、后继无人的困境,带队老师陈尚珺表示,将依托学校艺术设计资源,与樊月东合作推出石作艺术周边产品,并通过文创设计和视频宣传等方式,提升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助力其有序发展传承。
下一步,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部将与当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以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,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农村,为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。
链接:https://news.hubeidaily.net/pc/c_2889548.html